(Translated by https://www.hiragana.jp/)
Review -- Engadget
The Wayback Machine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1018055120/http://chinese.engadget.com/tag/review/

Skip to Content

徵人啟事 >> 不可不看 >> 香港消息 >> 台灣消息 >> 精彩評測
AOL Tech

滑鼠左鍵測試器

所有包含 review tag的文章

Gigabyte X11 筆電評測


技嘉在筆電界的位置一直挺微妙的,雖然一直有在推出新產品,而且之前可以插在底座上變桌電的 Booktop 系列也是相當有特色的產品,但不知道為什麼,Gigabyte 似乎筆電就是一直做不起來,在雙 A 和眾外商的強勢之下苦苦支撐著。今年本來滿以為技嘉又要故技重施,以 Ultrabook 做為基礎繼續 Booktop 系列的設計,但卻在 Computex 前夕收到了一顆震撼彈 -- 全碳纖維機身、台灣製造的 X11

如今四個月過去了,X11 也總算有實機可以供我們評測。它會是讓技嘉扭轉乾坤,重新在筆電界佔有一席之地的關鍵嗎?讓我們看一起看下去吧!

繼續閱讀全文 Gigabyte X11 筆電評測


Apple EarPods 動耳聽


考慮到 iPhone 和 iPod 的整體市佔率,說 EarPods 會是下一隻差不多「無所不在」的耳機,應該大家都會同意吧?在等待 iPhone 5 的同時,EarPods 倒是已經先上市了。讓我們先來看一看將和未來許多代蘋果產品一起推出的這個新耳機吧!

繼續閱讀全文 Apple EarPods 動耳聽

iPhone 5 主站評測

iPhone 5 review

更薄、更輕、更快,iPhone 5 完成了許多人在過去一年內對它的期望(當然抱怨的人肯定也不在少數)。更大的螢幕、LTE 支援、更強的續航力...幾乎在每個方面相較上一代產品 iPhone 4S 都有了不小的提升,但儘管如此,和近年來飛速發展的 Android 陣營相比它的勝算究竟有多大?iPhone 5 在萬眾期待之下還能否讓消費者繼續買帳?想要知道答案的話,跳轉後來看一下主站編輯詳細的評測吧。

繼續閱讀全文 iPhone 5 主站評測


魅族將於 9 月 19 日發售 MX 四核 16GB 版本,售價人民幣 2,399 元


魅族日前宣佈將為旗下的 MX 四核智慧型手機推出 16GB 版本,讓用戶在 32GB 和 64GB 之外多了一個小容量的選擇。除了 ROM 之外 16GB 版本的規格和其它兩種容量版本完全一致,採用了四核心 1.4GHz 的 Samsung Exynos 4412 處理器、1GB RAM、解析度為 960 x 640 的 4 吋 ASV 螢幕、800 萬畫素背照式相機、1,700mAh 電池,系統方面則是基於 Android 4.0 的 Flyme OS 1.0。當然重點是在價格 -- 16GB 版 MX 四核將於 9 月 19 日上市,售價僅人民幣 2,399 元(約 HK$2,940 / NT$11,100),和 32GB 版本相比便宜了 600 元。不過其目前僅在中國大陸市場銷售,其它地區的消費者可能要再等等看囉。

小米 Mi-One S 評測


在氣氛熱烈的年度發表會上,大家焦點所在的小米手機 2 最快也要到 9 月才會有工程機推出,所以這次我們就先為大家帶來另一部同日發表,而且已經推出的 Mi-One S。Mi-One S 是前代小米手機的升級版,官方以「超級小米手機」來形容的它,在升級的 1.7 GHz Qualcomm Snapdragon MSM8260 雙核心處理器(和港台版本的 HTC One S 一樣)支持下,會有如何「超級」的表現?那就要看跳轉後的評測了。

繼續閱讀全文 小米 Mi-One S 評測


Toshiba U840W 超寬螢幕筆電評測


今年的 Computex 上推出了許多十分令人玩味的筆電產品,只是從 Zenbook 到 S7 眾多的變型平板,大部份的設計都是為了即將來臨的 Windows 8 而準備的。唯一一個抓住我們眼球,而且現在就買得到的筆電,就是 Toshiba 的 U840W(展場上的型號是 U845W)。不消說,這台筆電最大的特色就是它非常不傳統的 14.4 吋 21:9 螢幕,解析度為 1,792 x 768。在這解析度下,看標準的電影將可以佔滿整個螢幕,而不會出現上下黑框,是它最大的優勢。但是對普通的軟體應用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這個極度不尋常的比例,對機身設計又會產生什麼影響呢?讓我們一起看下去評測吧!

繼續閱讀全文 Toshiba U840W 超寬螢幕筆電評測

LG Optimus 4X HD 評測


在一眾 Android 手機廠商中,LG 並不算突出,像去年的 Optimus 2XOptimus 3D,雖然都成功搶到第一,但結果因為規格和市場問題都沒有得到很好的成積。來到 2012 年,雖然 Optimus 4X HD 也搶先發表了,但就拖到近月才推出,在這數月之間,LG 對此機進行了怎樣的優化,又有沒有改善一向被詬病的穩定性問題?跳轉後的評測告訴你。

繼續閱讀全文 LG Optimus 4X HD 評測

Nyko Power Grip 主站簡單評測,為 PS Vita 打造的後背電源底座

DNP  Nyko Power Grip for PlayStation Vita Review twice the playtime and twice the bulk

PlayStation Vita 已經出貨一段時間了,對於很多重度遊戲迷來說,原配的電池肯定不夠用。那麼 Nyko Power Grip 就是用來解決這個電力續航力問題的,它不僅僅可以充當保護殼,還能提供多一倍的電量。做工上,它的兩個把手很柔軟,握感比較舒服;同時留出了大多數功能按鍵的開口,你還是可以很方便地按到一些主要按鍵,只是改變了充電口的位置。它的安裝也很簡單,只需要從上方對準底座,順著軌道滑入就可以了。不過我們還是發現在設計上有一點點缺陷,那就是上方的遊戲插槽被遮住了,所以如果你要玩新的遊戲就不得不每次拆開來,這點比較麻煩,但對熱衷數位下載的人就另當別論。此外,它無形之中增加了設備把握的厚度和寬度,特別是後背部的觸控板比較難按到,安裝之後你想將 PS Vita 放入牛仔褲口袋就會顯得很擁擠。接下來的內容就請到繼續閱讀觀看。

繼續閱讀全文 Nyko Power Grip 主站簡單評測,為 PS Vita 打造的後背電源底座

Panasonic Lumix LX7 評測:復古手感、極速對焦


Panasonic 的高階數位相機 LX 系列,長久以來都給消費者一種性能與外觀兼備的感覺,而從 LX1 開始,這系列相機就用其搭配的特殊尺寸感光元件,帶來有別於它款相機的獨特性格(一開始主打的非裁切 16:9 拍攝,真的很令人驚艷),而後來的機型更是將這個「個性」延伸,帶來在各種比例下依然可以保持一定畫素,甚至還能在 16:9 下拍攝左右更廣的特性。而在系列相機發展至 LX5 時,感光元件的性能更是突飛猛進,甚至在當時有一種直接進逼微單眼甚至是單眼市場的態勢。

畢竟,這樣復古外觀與隨身機的外觀尺寸之下,還能夠擁有如此強悍的機身性能,很自然地變成為許多專業攝影師的隨身備機之一 -- 至少,小編認識的專業攝影師就有用孿生兄弟 Leica D-LUX5 做為勘景的拍攝用機呢。喔!我剛剛提到了大名鼎鼎的 Leica 嗎?實際上這系列產品也與許多 Panasonic 數位相機產品一樣,都擁有這樣的鏡頭認證,尚且不論這樣的認證是否真代表著畫質有所不同,不過... 最基本的爽度是一定有的啦(好,我承認我虛榮 XD)。

不過至少在 LX 系列裡,光就鏡頭設計光圈的演進我們是真的是看得到進步的:這次的 LX7 帶來了在 DC 界目前屈可數的廣角 24mm f/1.4 大光圈,甚至,在 90mm 望遠端還能維持在 f/2.3 的表現。更令人難以想像的是,這樣的高規格竟然還可以保持著相當高速的對焦性能。這也讓小編在這次的評測期間感到相當滿意 -- 至少是單就「對焦速度」這點。而除此之外的評測心得,就請各位點擊繼續閱讀觀看一下我們所帶來 Panasonic DMC-LX7 的評測報告吧。


繼續閱讀全文 Panasonic Lumix LX7 評測:復古手感、極速對焦

華爾街日報:Google 收購 John Wiley & Sons 旗下旅遊業務 Frommer's


在收購了美食點評網站 Zagat 差不多一年後,Google 在生活領域又邁出了一步。John Wiley & Sons Inc. 日前確認,Google 已經從他們那裡購入了旅遊網站 Frommer's,並且已決定要裁掉網路編採人員,保留 Frommer's 的紙製旅行指南業務,並轉移至 Google 位於紐約辦公室的 Zagat 樓層,但我們無法確認 Frommer's 未來會否被歸至 Zagat 旗下。雙方均未透露收購的金額,不過相信在有了 Frommer's 的加持之後 Google 在旅遊相關的領域中應該會有所進步吧。訪問來源可以閱讀更多相關資訊。

最新15則讀者回應

熱門討論新聞




關於Engadget 中文版

Engadget是一個站在消費者立場的數位頻道,每天更新超過10篇的科技玩意新聞。Engadget的收益來自於廣告,而網站所有的廣告都會明確標示,不會讓讀者有所混淆,所刊登的每一則文章絕對不作置入性報導,這也是Engadget最重視的精神。

AOL.tw 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