보시
다른 뜻에 대해서는 보시 (동음이의) 문서를 참고하십시오.
보시(
《대지도론》 제11권에 따르면, 보시를 행하면 6근(
상좌부의 아비담마에 의하면, 인과 즉 업과 업의 과보의 법칙 즉 연기법에 따라, 욕계 유익한 마음을 포함한 유익한 마음에 의해 선업(유익한 업)이 쌓이고 선업에 의해 현세와 미래에 마음에 드는[
각주
편집- ↑ "
布施 " ,星雲 . 《佛 光 大 辭典 》(불광대사전) 3판:布施 梵語 dāna,巴 利 語 同 。音譯 為 檀那 、柁 那 、檀 。又 稱 施 。或 為 梵語 dakṣiṇā之 譯 ,音譯 為 達 嚫(嚫又作 䞋)、大 嚫、嚫,意譯 為 財 施 、施 頌、嚫施。即 以慈悲 心 而施福利 與 人 之 義 。蓋 布施 原 為 佛陀 勸 導 優 婆 塞 等 之 行 法 ,其本義 乃以衣 、食 等 物 施與 大德 及貧窮 者 ;至 大乘 時代 ,則 為 六波羅蜜 之 一 ,再 加 上 法 施 、無 畏 施 二 者 ,擴大 布施 之 意義 。亦 即 指 施與 他人 以財物 、體力 、智慧 等 ,為 他人 造 福成 智 而求得 累積 功德 ,以致解脫 之 一種 修行 方法 。大乘 義章 卷 十 二 解釋 布施 之 義 :以己財 事 分散 與 他 ,稱 為 布 ;惙己惠 人 ,稱 為 施 。小乘 布施 之 目的 ,在 破 除 個人 吝嗇 與 貪 心 ,以免除 未 來世 之 貧困 ,大乘 則 與 大慈大悲 之 教義 聯 結 ,用 於超度 眾生。施 財 之 人 ,稱 為 檀越 (梵 dānapati,布施 主 之 意 ,意譯 為 施主 、檀那 主 ,簡稱為 檀那 );而所施 之 財物 ,稱 為 嚫資、嚫財、嚫金、嚫錢、堂 嚫(對 僧堂 之 僧 施物 之 意 )、俵 嚫(分與 施物 之 意 )、信 施 (信徒 施物 之 意 )。此外,獻上 錢 財 ,稱 為 上 嚫;施物 供 於佛前 ,稱 為 下 嚫。於日本 ,信者 所屬 之 寺院 ,稱 為 檀那寺 ;而道場 所屬 之 信者 ,稱 為 檀家 、檀 中 、檀徒 、檀 方 。布施 乃六 念 之 一 (念 施 ),四攝法之一(布施 攝 ),六波羅蜜及十波羅蜜之一(布施 波羅蜜 、檀 波羅蜜 )。布施 能 使 人 遠 離 貪 心 ,如對 佛 、僧 、貧窮 人 布施 衣 、食 等 物資 ,必能招感幸福 之 果報 。又 向 人 宣 說 正法 ,令 得 功德 利益 ,稱 為 法 施 。使 人 離 開 種種 恐怖 ,稱 為 無 畏 施 。財 施與 法 施 稱 為 二 種 施 ;若 加 無 畏 施 ,則 稱 三 種 施 。以上 三施係菩薩所必行者。其中法 施 之 功德 較財施 為 大 。布施 若 以遠 離 貪 心 與 期 開 悟 為 目的 ,則 稱 為 清淨 施 ;反 之 則 稱 不 清淨 施 。至 於法施 ,勸 人生 於人天 之 說教 ,稱 為 世間 法 施 ;而勸人 成佛 之 教法 (三 十 七菩提分法及三解脫門),稱 為 出世 法 施 。此外,關 於施、施 波羅蜜 之 區別 ,據 優 婆 塞 戒經卷 二 載 ,聲聞 、緣 覺 、凡夫 、外道 之 施 ,及菩薩在初 二阿僧祇劫所行之施,稱 為 施 ;而菩薩於第 三阿僧祇劫所行之施,則 稱 為 施 波羅蜜 。據 菩薩 善 戒經卷 一 序品 載 ,在家 菩薩 行 財 施與 法 施 ;出家 菩薩 行 筆 施 、墨 施 、經 施 、說法 施 等 四 施 ;而得無 生 忍 之 菩薩 則 具足 施 、大 施 、無上 施 等 三 施 。俱舍論 卷 十 八 舉出八 種 布施 ,即 :隨 至 施 、怖 畏 施 、報恩 施 、求 報 施 、習先施 、希 天 施 、要 名 施 、為 莊嚴 心 等 施 。同 書卷 十 八亦舉出施客人、施行 人 、施 病人 、施 侍 病者 、施 園 林 、施 常食 、隨時 施 等 七 種 布施 。舊譯 華嚴 經卷 十 二 「十 無盡藏 品 」則 有 修習 施 、最後 難 施 、內施、外 施 、內外施 、一切 施 、過去 施 、未來 施 、現在 施 、究竟 施 等 十 施 。上述 乃就布施 行為 之 內容、態度 、目的 等 之 不同 ,而有種種 分類 方式 。又 施 者 、受者、施物 三 者 本質 為 空 ,不 存 任 何 執 著 ,稱 為 三 輪 體 空 、三輪 清淨 。〔中 阿 含卷三 十 福田 經 、增 一阿含經卷四、卷 九 、卷 二 十 、大 般若 波羅蜜 多 經卷 四 六 九 、卷 五 六 九 、菩薩 地 持 經卷 四 、布施 卷 、大智 度 論 卷 十 四 、卷 二 十 九 、瑜伽 師 地 論 卷 三 十 九 〕(參 閱「達 嚫」7140) p2420 - ↑ "
布施 (보시)" , 운허. 《불교사전》:布施 (보시)
【범】dāna 단나(檀那 )라 음역. (1) 6바라밀의 하나. 자비심으로써 다른 이에게 조건 없이 물건을 줌. 이것을 재시(財 施 ). 보시는 재시ㆍ법시ㆍ무외시(無 畏 施 )의 3종으로 나누며, 또 4종, 5종, 7종, 8종으로 나누기도 한다. ⇒재시(財 施 )ㆍ법시(法 施 )ㆍ무외시(無 畏 施 ) (2) 4섭법(攝 法 )의 하나. 보살이 재시ㆍ법시로써 중생을 섭수(攝 受)하여 화도(化 導 )하는 것. (3) 지금은 흔히 신도들이 스님들에게 독경을 청하거나 불사를 행하고 보수로 금전이나 물품을 주는 것을 보시라고 말한다. - ↑ 용수 조, 구마라집 한역(T.1509). 《대지도론》(
阿 毘達磨 俱舍論 ) 제11권. 대정신수대장경. T25, No. 1509, CBETA:
T25n1509_p0141b01║布施 時 六根 清淨 ,善 欲心 生 ,善 欲心 生 故 內
T25n1509_p0141b02║心 清淨 ;觀 果報 功德 故 信心 生 ,身心 柔軟
T25n1509_p0141b03║故 喜樂 生 ,喜樂 生 故 得 一 心 ,得 一 心 故實
T25n1509_p0141b04║智慧 生 。如是 等 諸 善 法 悉皆 得 。 - ↑ 용수 지음, 후진 구자국 구마라집 한역, 김성구 번역/김형준 개역. (K.549, T.1509). 《대지도론》 제11권:
보시할 때에는 6근(根 )이 청정해지고 착한 욕심이 생겨난다. 착한 욕심이 생기나는 까닭에 속마음이 청정해지고, 과보의 공덕을 관하는 까닭에 믿는 마음이 생기고, 몸과 마음이 부드러워지는 까닭에 기쁨과 즐거움이 생기고, 기쁨과 즐거움이 생기는 까닭에 마음이 하나의 상태가 되고, 마음이 하나가 되는 까닭에 진실한 지혜가 생겨난다. 이러한 갖가지 착한 법을 모두 얻는다. - ↑ Bhikkhu Bodhi & Allan R. Bomhard (2007). 《A Comprehensive Manual of Abhidhamma》. Charleston Buddhist Fellowship. pp.35~36.
Wholesome-resultant rootless consciousness (kusalavipāka-ahetukacittāni): The eight types of consciousness in this category are results of wholesome kamma. In the designation of the previous class, the word ahetuka, “rootless,” was not included because all unwholesome-resultants are rootless; there are no unwholesome-resultants that are accompanied by roots. However, as will be seen later, wholesome-resultants can be accompanied by roots, namely, by beautiful roots that are karmically indeterminate (abyākata). To distinguish the wholesome-resultants that are rootless from those with roots, the word ahetuka is included in their class designation.
Seven of these types of consciousness correspond to the unwholesome-resultants. But, whereas the unwholesome-resultants arise in regard to an undesirable object, the wholesome-resultants arise in regard to an object that is desirable (iṭṭha) or extremely desirable (ati-iṭṭha). The first four sense consciousnesses here, like their counterparts, are associated with equanimity, that is, neutral feeling; but since the impact of the object on the body is strong, the feeling associated with wholesome-resultant body-consciousness is that of bodily pleasure (sukha). - ↑ Bhikkhu Bodhi & Allan R. Bomhard (2007). 《A Comprehensive Manual of Abhidhamma》. Charleston Buddhist Fellowship. p.40~41.
The eight types of wholesome sense-sphere consciousness may be illustrated by the following examples:
1. Someone joyfully performs a generous deed, understanding that this is a wholesome deed, spontaneously without prompting.
2. Someone performs the same good deed, with understanding, after deliberation or prompting by another.
3. Someone joyfully performs a generous deed, without prompting, but without understanding that this is a wholesome deed.
4. Someone joyfully performs a generous deed, without understanding, after deliberation and prompting by another.
5—8. These types of consciousness should be understood in the same way as the preceding four, but with neutral feeling instead of joyful feeling.
These eight types of consciousness are called wholesome (kusala), or meritorious (puñña), because they inhibit the defilements (kilesa) and produce good results. They arise in worldlings (puthujjana) and trainees (sekha) — noble disciples at the three lower stages of Stream-Enterer (Sotāpanna), Once-Returner (Sakadāgāmi), and Non-Returner (Anāgāmi) — whenever they perform wholesome bodily deeds and verbal deeds and whenever they generate wholesome states of mind pertaining to the sense sphere. These cittas do not arise in Arahants, whose actions are without karmic potency. - ↑ Mehm Tin Mon (2015). 《The Essence of Buddha Abhidhamma. Third edition. Mehm Tay Zar Mon, Mya Mon Yadanar Literature. p.41.
Mahā-kusala cittas arise when ordinary worldlings (puthujjanas) and noble persons with the exception of arahants perform meritorious deeds such as dāna (alms-giving), sīla (morality) and bhāvanā (medi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