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魚翅撈飯是香港在1970年代及1980年代經濟繁榮時,一种魚翅的奢侈吃法,此词本身也是奢侈浪费的代名词。
起源及演變
1970年代初香港股市暢旺,賺錢容易;有食客叫酒樓以“碗仔翅”來撈白飯進食,以示食碗白飯也要用魚翅來撈,此後越来越多人以鱼翅捞飯以示贏錢豪氣。經報紙再三刊登後,成為社會流行語,風氣至1973年香港股災始止[1]。從此,「魚翅撈飯」這個名詞成為了股壇的禁忌,因為暗喻好景會以股災結束。
最初食翅都以一大窩上桌,後來為遷就個別單身或少量客人的需求而提供小碗的碗仔翅,(與街頭只售幾毫一碗的湯羹的所謂碗仔翅絶對不能同日而語)。用雞、豬肉、金華火腿熬製上湯的煨煮魚翅,再搞拌白飯混合來吃,如同湯飯。
由於“鱼翅捞飯”代表奢華生活(同時也有人提出龍蝦做早餐的講法),在華人社會被廣泛宣揚。80年代正值中國大陸改革開放與台灣的經濟發達,鱼翅捞飯的風氣直渗入暴發戶的生活中。
俚語用法
「魚翅撈飯」有富貴的意思,例如有個人被指每天都是「魚翅撈飯」,並非指他每天都吃魚翅伴飯,而是指他很富有,有能力吃奢侈的食物。
注釋
- ^ 香港無綫電視,《由1967開始》,2009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