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止聲[1]、止韻[2]、去聲[3]來自於梵語詞惟薩爾葛visarga,或又稱毘灑爾者尼耶visarjanīya,意為「發出,瀉出」。在梵語音韻學(śikṣā)中,是一個音素 [h]的名字,寫為IAST <ḥ>。毘灑爾者尼耶是吠陀梵語詞末的/r/或/s/在經典梵語中演變產生的變音,類似上古漢語/-s/演變爲/-h/後逐漸發展爲漢語去聲的過程。由於/-s/是常見的吠陀梵語後綴(主格單數,第二人稱單數等),止韻經常出現在經典梵語文本中。在梵語音素的傳統次序中,止韻和隨韻獨立於元音和輔音之外。
在悉曇文、蘭札文等婆羅米系文字中,使用涅槃點表示毘灑勒沙尼。
止韻在吠陀文本中的精確發音依據 shakha 而變化。有些發音要在擦音之後輕微的回顯一下前面的元音,比如 aḥ 要被發音為 [ɐhɐ],而 iḥ 要被發音為 [ihi]。
- ^ 呂澂《聲明略》:「考南本《涅槃》〈文字品〉自短阿至炮,先於十四音列舉其十;次菴、痾列二界畔字(亦曰隨韻及止聲)」
- ^ Peter Lunde Johnson. On Realizing There is Only the Virtual Nature of Consciousness. p.99
- ^ 淸文廷式《純常子枝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