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其字面意思為「偉大的帝王」,歷史上有多種用法:
- 指天帝[1],如張衡〈西京賦〉:「昔者大帝說秦繆公而覲之,饗以鈞天廣樂,帝有醉焉。」,又《淮南子·墬形訓》:「登之乃神,是謂太帝之居。」高誘注:「太帝,天帝。」
- 對上古聖王的敬稱[2],如《史記·孝武本紀》:「聞昔大帝(又作太帝)興神鼎一,一者一統,天地萬物所繫終也。」司馬貞索隱:「顏師古以大帝即太昊伏犧氏,以在黃帝之前故也。」,又《史記·封禪書》:「大帝(或作太帝、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司馬貞索隱:「亦謂太昊」
- 用作諡號,如孫權諡號大皇帝,稱為吳大帝,唐高宗諡號天皇大帝。據蘇洵《谥法》卷二[3]曰“則天法堯曰大”。
- 用作道教神明或漢族民間信仰神明的尊稱,如神農大帝、紫微大帝等。
- 翻譯以「Great」為稱號的外國君王,有豐功偉績的君王通常會附加the Great表其功勳,如Alexander the Great譯為「亞歷山大大帝」。
- 用於網路惡搞、反諷、綽號,如李毅大帝。
中国元代出版的《全相平話》稱商王帝乙為帝乙大帝,盤庚為盤庚大帝,武丁為武丁大帝等等,都是不具有官方正式意義的民間非正式稱呼。當代中文的文藝作品,亦有貞觀大帝(以唐太宗之稱聞名於世)、康熙大帝(以清聖祖之稱聞名於世)等詞彙。
西方史書尊稱為“大”的君主也被中文翻譯為大帝,即大君主(原意為偉大者、大人物等,古希臘語為Μέγας、現代希臘語為Mégas,俄語為Великий,英語為the Great),比如Mégas Aléxandros(英語為Alexander the Great)翻譯為亞歷山大大帝。這裏的“大帝”指武功很大、開拓及統治版圖很大、權威影響很大的君主。常常被西方史書稱爲大帝的君主有如漢謨拉比大帝、拉美西斯大帝、巴加爾大帝、居鲁士大帝、大流士大帝、薛西斯大帝、薩爾貢大帝、米特里達梯六世、亞歷山大大帝、阿輸迦大帝(以阿育王之稱聞名於世)、阿佛烈大帝、罗茶罗乍大帝、提格蘭大帝、桑喬大帝、迦膩色伽一世、希律大帝、梯里达底三世、歐克拉提德大帝、偉人漢諾、沙普爾一世、沙普爾二世、佩塔尔·克雷希米尔四世、查理曼、克洛泰爾大帝(克洛泰爾二世)、于格大帝、鄂圖大帝、盧埃林大帝、瓦倫提尼安大帝、君士坦丁大帝、狄奧多西大帝、曼努埃爾一世、查士丁尼大帝、阿斯基亞大帝、西美昂大帝、瓦爾德馬大帝、波列斯瓦夫大帝、卡齐米日大帝(卡齐米日三世)、拉約什大帝、維陶塔斯大帝、成吉思汗、忽必烈汗、帖木兒大帝、阿克巴大帝、姆斯季斯拉夫大帝、弗拉基米爾大帝、伊凡大帝(伊凡三世)、斯特凡大帝、塔瑪麗、狄奧多里克大帝、胡安大帝(胡安二世)、佩德羅三世、若昂大帝(若昂一世)、阿拔斯大帝(阿拔斯一世)、阿方索大帝(阿方索三世)、斐迪南大帝(斐迪南一世)、米爾恰一世、亨利大帝(亨利四世)、路易大帝(路易十四)、彼得大帝(彼得一世)、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大帝、腓特烈大帝(腓特烈二世)、凱薩琳大帝(凱薩琳二世)、卡美哈梅哈大帝等等。
在韓國,高句麗第十九代國王好太王及朝鮮王朝第四代國王朝鮮世宗分別被韓國史學界尊稱為“廣開土大王”、“世宗大王”,意同西方世界的“大帝”。
在泰國,蘭甘亨大帝、納黎宣大帝、那萊王、達信大帝、帕佛陀約華朱拉洛、朱拉隆功大帝、蒲美蓬大帝七位國王被尊稱有“大帝”的稱號。
西方史書中第一个被肯定的使用了“大君主”(或翻譯為大帝、大王等等)一词的君主是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开创者居鲁士大帝。[4]
第一个被肯定的使用了“大君主”一词作为自己的称号的西方君主是统治巴比伦的塞琉西王朝统治者安条克大帝,尽管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很可能在他之前已经使用了相同的称号。普劳图斯的一部喜剧[5] 表明每个人都知道“亚历山大大帝”指的是谁。但是没有更早的证据证明亚历山大被称作“大君主”,而事实上,他自称为“不可战胜的神”,表示他拥有的不是一个凡人的伟大,而是神的伟大,所以他很可能不需要“大君主”这一属于凡人的伟大称号。
後來的统治者和指挥官也使用“大君主”一词作为自己的绰号,比如罗马共和国的将军庞培大帝,而其他获得这一称号的都是被后人所追认的,如迦太基的汉诺大帝和古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输迦大帝(即阿育王)。
有些大帝的使用時段,反映了特定的歷史意義與時效性。譬如有些大帝只在生前被人尊稱,死後因為名譽損毀,大多數人就不願再尊其為大帝,最典型的例子是路易十四,伏爾泰曾說:「在大多數路易十四的臣民看來,他一生因偉大事件和難忘事件而獲得的巨大榮譽,在自己最後的三年裡喪失殆盡」[6];有些君王是生前飽受激烈批評,死後因為廣受懷念,所以追稱為「大帝」,如法王亨利四世,他也是法國大革命之前,唯一仍廣受敬愛的法國國王(亨利生前被批為信仰不虔誠、死後被讚為宗教寬容);有些君王則是後代子孫出於政治目的,極力褒揚其功績,如統一德意志的德皇威廉一世,就在死後被其孫威廉二世尊為大帝(意圖淡化俾斯麥的功勞),但在一次大戰之後,幾乎就沒人再稱威廉一世為大帝了。
获得“大君主”的称号可以是自己使用,也可以是官方尊崇,或被大众所接受,没有一定的程序。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廣泛稱作大帝的大君主僅指影響大,而且常常更多強調威權大、武功大,其中不少可以說是為擴充版圖而武力征服其他各種人群的戰爭發動者
在當代,“大帝”一詞有時也如同娛樂天王、影帝中的天王、帝一樣用來指某一領域有影響的人物,但僅僅偶爾出現,而且常常帶有諷刺、戲謔之意,遠不如天王之類的通用。
尊稱為大帝的神明
[编辑]
神袛中稱帝者常常也稱大帝,或者加上尊稱「君」,稱為帝君、大帝君
三清大帝: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東華大帝(東華帝君、扶桑大帝君)
六御:玉皇大帝、天皇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紫微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長生大帝、青華大帝
九宸大帝:長生大帝,青華大帝,普化天尊,雷祖大帝,太乙天帝,洞淵大帝,六波帝君,可韓真君,採訪真君
五方上帝:(中央黄帝含枢纽、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弩、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光纪)
五嶽大帝:東嶽大帝(天齊大帝、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西嶽大帝(西嶽華山金天願聖大帝)、南嶽大帝(南嶽衡山司天昭聖大帝)、北嶽大帝(北嶽恆山安天玄聖大帝)、中嶽大帝(中嶽嵩山中天崇聖大帝)
九皇大帝
三官大帝:天官大帝、地官大帝、水官大帝
五文昌帝君:文昌帝君(梓潼帝君)、關聖帝君、孚佑帝君(純陽帝君)、大魁帝君、朱衣帝君
神農大帝(五穀大帝)
伏羲大帝
大夏聖帝
酆都大帝
保生大帝
感天大帝
敵天大帝
開山大帝
五福大帝
五顯大帝(五顯靈官大帝)
趙聖帝君(定遠帝君)
凝陽帝君
萬教帝君
諡號為大帝的日本天皇
[编辑]
明治大帝·明治天皇
在日本,關於翻譯的問題,日文中对于被冠以“伟大”的王或国王则称“大王”(日文:大王)而不称“大帝”,中文裏则都翻译为“大帝”,例如英格蘭國王阿佛列大帝與克努特大帝,日文则称“阿尔佛雷德大王”和“克努特大王”。至於該國歷史上被尊稱為“大帝”的案例,有日本第122代天皇明治天皇自江戶幕府手中奪回執政權建立大日本帝國後,獲尊稱為“明治大帝”、“睦仁大帝”。
諡號為大帝的中國皇帝
[编辑]
吳太祖大帝孙权
唐高宗天皇大帝李治
南漢高祖天皇大帝劉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