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英语:Erysipelas)是一种主要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真皮细菌感染[1]而导致的炎症。
英语:Erysipelas的名称,来自希腊语:ἐρυσίπελας,原意为红皮肤。
在欧洲某些国家,丹毒又称圣火(拉丁语:Ignis sacer,英语:holy fire)、圣安东尼之火(St. Anthony's fire)。中医称“朱毛丹”。
老人、婴幼儿、儿童易罹患此症。免疫缺陷、糖尿病、酗酒、皮肤溃疡、真菌病以及淋巴引流障碍(如乳房切除术、盆腔手术、搭桥手术后)也都会增加患病风险。
病人的典型症状包括高烧、颤抖、寒颤、疲倦、头痛、呕吐以及初期感染48小时内的一般病症。皮肤的红斑病变迅速地增大,红斑的边缘界限明显且凸起。红疹肿大、灼热、较硬,有疼痛感,外观类似橘皮。更严重的感染会导致囊疱、水泡以及瘀点,也可能有皮肤坏死。淋巴结可能会肿大,可能会造成淋巴水肿。偶尔还会看到红疹延伸到淋巴结的一道红色条纹。
丹毒可能会出现在皮肤的任何部位,包括面部、手臂、手指、腿和脚趾,但发病最多的部位是肢端。脂肪组织最容易受到感染,面部特别是眼部、耳、面颊皮肤也很容易受到感染。肢端的重复感染可能会导致慢性淋巴结炎。
大部分丹毒病例是由化脓性链球菌(A族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也有一些病例是由A族以外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易感部位在过去是面部,而现在丹毒多发于腿部。[2]
皮肤小损伤、湿疹、手术刀口以及溃疡可能会使丹毒感染趁虚而入,常由患者鼻道中的链球菌引起。小的抓伤或擦伤后感染进入伤口并扩散会导致毒血症。
丹毒并不会影响皮下组织。丹毒感染部位不会流脓,只会流出血清或浆液。皮下水肿可能会导致外科医生将丹毒误诊为蜂窝性组织炎。
这种病症主要由边缘清晰的红疹和炎症来诊断。利用血培养诊断这种病症是不可靠的,但是可以用来测试败血症。丹毒必须与带状疱疹、血管性水肿、接触性皮炎以及胸部弥漫性炎性癌区分开。
丹毒可以与蜂窝性组织炎区分,因为丹毒的边缘膨胀凸起,边缘清晰。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滴度在发病后10日左右增高。
根据患病的严重程度,治疗方式包括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生素青霉素、克林霉素或红霉素。虽然病症一两日就能消退,但是皮肤需要数周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由于存在再次感染的风险,在初次痊愈后有时还要使用预防性抗生素,不过这种方法并不总是奏效,有时即使使用了预防性抗生素还会再次感染。[3]
主要见于猪等家畜的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引起的猪丹毒,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不过人类因感染此菌所患的相应病症称为类丹毒。
Template:Bacterial cutaneous inf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