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壽臣1861年於[[香港島]][[黃竹坑]][[黃竹坑新圍|新圍]]出生,11歲便由父母送往[[中央書院]],接受西方教育。當時[[中國]]積弱不振,並剛剛於英法聯軍之役中慘敗,清廷由[[曾國藩]]、[[李鴻章]]等人推動下,開始了[[洋務運動]]。洋務運動期間,清廷亦決定「派童赴美」,以吸收西洋知識。於是,清政府代表[[容閎]]便來港訪尋學童<ref>《西學東漸記》,容閎,1998年,中州古籍出版社 ISBN 7-5348-1716-1</ref>。由於周壽臣在港已經接觸西學,因此被容閎選為第三批大清留美幼童之一,同時被選中的還有[[唐紹儀]]、[[詹天佑]]、[[梁如浩]]等人。1874年,周壽臣等人便到達[[美國]]並獲安排進入[[溫斯第小學]](''Winsted Local Grammer School'') 唸書。1年後,周壽臣從溫斯第小學畢業,並於同年9月入讀[[菲利普學院|菲立斯學院]]。留美幼童由於已經融入當地社會,開始剪去辮子,部分更信奉[[基督教]]。這令當時清朝保守勢力怒不可遏,並不斷上書李鴻章,要求召回留美學童<ref>《中國留美幼童留美史》,高宗魯,1982年,文藝書屋</ref><ref>《大清留美幼童記》,錢鋼、胡勁草,2003年,中華書局 ISBN 962-882-082-5</ref>。雖然容閎力排眾議,可是後來李鴻章仍然決定召回留美學童。對於當時以優異成績於菲立斯學院畢業的周壽臣而言,這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周壽臣當時已得到美國著名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取錄,準備入學。最後,周壽臣只能無奈地放棄入學機會,回到[[中國]]。
周壽臣1861年於[[香港島]][[黃竹坑]][[黃竹坑新圍|新圍]]出生,11歲便由父母送往[[中央書院]],接受西方教育。當時[[中國]]積弱不振,並剛剛於[[英法聯軍之役]]中慘敗,清廷由[[曾國藩]]、[[李鴻章]]等人推動下,開始了[[洋務運動]]。洋務運動期間,清廷亦決定「派童赴美」,以吸收西洋知識。於是,清政府代表[[容閎]]便來港訪尋學童<ref>《西學東漸記》,容閎,1998年,中州古籍出版社 ISBN 7-5348-1716-1</ref>。由於周壽臣在港已經接觸西學,因此被容閎選為第三批大清留美幼童之一,同時被選中的還有[[唐紹儀]]、[[詹天佑]]、[[梁如浩]]等人。1874年,周壽臣等人便到達[[美國]]並獲安排進入[[溫斯第小學]](''Winsted Local Grammer School'') 唸書。1年後,周壽臣從溫斯第小學畢業,並於同年9月入讀[[菲利普學院|菲立斯學院]]。留美幼童由於已經融入當地社會,開始剪去辮子,部分更信奉[[基督教]]。這令當時清朝保守勢力怒不可遏,並不斷上書李鴻章,要求召回留美學童<ref>《中國留美幼童留美史》,高宗魯,1982年,文藝書屋</ref><ref>《大清留美幼童記》,錢鋼、胡勁草,2003年,中華書局 ISBN 962-882-082-5</ref>。雖然容閎力排眾議,可是後來李鴻章仍然決定召回留美學童。對於當時以優異成績於菲立斯學院畢業的周壽臣而言,這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周壽臣當時已得到美國著名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取錄,準備入學。最後,周壽臣只能無奈地放棄入學機會,回到[[中國]]。
===政治生涯===
===政治生涯===
第44行:
第44行:
闊別十載後,周壽臣回到了中國。一如所料,留學學童既得不到政府認同,又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政府並沒有善用其專長,相反將他們投閒置散,薪酬及待遇極為差劣,使學童們感到非常徬徨。後來,周壽臣被調往[[天津]]海關工作了一段短時間後,於1883年跟隨[[德意志帝國|德國]]前副[[領事]][[穆麟德]]前往[[朝鮮]],處理稅務問題。可是1885年,穆麟德由於私通[[俄羅斯帝國|俄國]],企圖引入俄國勢力而遭李鴻章革職。於是,便改由[[袁世凱]]總管朝鮮問題<ref>《袁世凱與朝鮮》,林明德,1970年,中央研究院近代研究所</ref>,周壽臣輾轉亦轉到其麾下。周壽臣加入袁世凱陣營後,終於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發揮,協助維護大清國在朝的特殊地位<ref>《袁世凱幕府》,張學繼,2005年,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ISBN 7-5043-4435-4</ref>。可是[[東學黨起義]]於1894年發生,[[日本]]政府藉故進攻朝鮮,周壽臣與唐紹儀、梁如浩等人留守至最後一刻,才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全面撤退。周壽臣在朝鮮十五年間,由最初的一名翻譯員晉升成為署理[[仁川]]領事,事業上可算是平步青雲的。
闊別十載後,周壽臣回到了中國。一如所料,留學學童既得不到政府認同,又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政府並沒有善用其專長,相反將他們投閒置散,薪酬及待遇極為差劣,使學童們感到非常徬徨。後來,周壽臣被調往[[天津]]海關工作了一段短時間後,於1883年跟隨[[德意志帝國|德國]]前副[[領事]][[穆麟德]]前往[[朝鮮]],處理稅務問題。可是1885年,穆麟德由於私通[[俄羅斯帝國|俄國]],企圖引入俄國勢力而遭李鴻章革職。於是,便改由[[袁世凱]]總管朝鮮問題<ref>《袁世凱與朝鮮》,林明德,1970年,中央研究院近代研究所</ref>,周壽臣輾轉亦轉到其麾下。周壽臣加入袁世凱陣營後,終於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發揮,協助維護大清國在朝的特殊地位<ref>《袁世凱幕府》,張學繼,2005年,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ISBN 7-5043-4435-4</ref>。可是[[東學黨起義]]於1894年發生,[[日本]]政府藉故進攻朝鮮,周壽臣與唐紹儀、梁如浩等人留守至最後一刻,才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全面撤退。周壽臣在朝鮮十五年間,由最初的一名翻譯員晉升成為署理[[仁川]]領事,事業上可算是平步青雲的。
回到中國後,周壽臣被安排到天津[[輪船招商局]]中工作,職位為副幫辦。他上任後提出多項改善建議,深得當時總督[[盛宣懷]]的器重<ref>《輪船招商局:盛宣懷檔案資料選輯之八》,200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 7-208-04386-8</ref>。列強在[[八國聯軍之役]]中,嚴重毀壞津局財產<ref>《[[八國聯軍]]在天津》,許逸凡,1980年,齊魯書社</ref>,周壽臣決定根據[[國際法]]向美國追討。就是由於周壽臣積極進取、全力以赴的作風,最終於1903年獲得提拔,出任[[京哈鐵路|關內外鐵路]]總辦,官至二品。周壽臣亦協助籌辦[[江南矿务铁路学堂|鐵路學堂]],以培訓國內鐵路專才<ref>《中國鐵路史》,曾鯤化,1973年,文海出版社</ref>。後來在1909年調任「[[奉錦山海關兵備道]]兼[[山海關]]監督」,負責管理於英法聯軍之役後開埠的[[牛莊]](今[[營口]]),直至滿清滅亡<ref>《營口市誌》,1992年,中國書籍出版社 ISBN 7-5068-0140-X</ref>。
回到中國後,周壽臣被安排到天津[[輪船招商局]]中工作,職位為副幫辦。他上任後提出多項改善建議,深得當時總督[[盛宣懷]]的器重<ref>《輪船招商局:盛宣懷檔案資料選輯之八》,200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 7-208-04386-8</ref>。列強在[[八國聯軍之役]]中,嚴重毀壞津局財產<ref>《[[八國聯軍]]在天津》,許逸凡,1980年,齊魯書社</ref>,周壽臣決定根據[[國際法]]向美國追討。就是由於周壽臣積極進取、全力以赴的作風,最終於1903年獲得提拔,出任[[京哈鐵路|關內外鐵路]]總辦,官至二品。周壽臣亦協助籌辦[[江南矿务铁路学堂|鐵路學堂]],以培訓國內鐵路專才<ref>《中國鐵路史》,曾鯤化,1973年,文海出版社</ref>。後來在1909年調任「[[奉錦山海關兵備道]]兼[[山海關]]監督」,負責管理於[[英法聯軍]]之役後開埠的[[牛莊]](今[[營口]]),直至滿清滅亡<ref>《營口市誌》,1992年,中國書籍出版社 ISBN 7-5068-0140-X</ref>。
====辭官歸港====
====辭官歸港====
[[File:Grantham and Chow.jpg|thumb|right|250px|1952年與港督[[葛量洪|葛量洪爵士]]伉儷攝於茶聚]]
[[File:Grantham and Chow.jpg|thumb|right|250px|1952年與港督[[葛量洪|葛量洪爵士]]伉儷攝於茶聚]]
[[辛亥革命]]於1911年爆發後不久,[[袁世凱]]便出任[[中華民國]]大總統一職,而唐紹儀、梁如浩等人均獲得提拔,分別在新政府出任[[中華民國國務總理|總理]]或部長等職位。可是,周壽臣此時卻選擇抽身而退,寧同妻兒辭官返港。袁世凱為了表示對周壽臣的感謝,特以授予[[三等嘉禾勳章]],以資嘉許。回港不久後,作為當時華人社會領袖的周壽臣獲[[香港殖民地時期#香港政府|香港政府]]贈予周氏[[太平紳士]]的名銜,為周氏在港從政鋪路。周壽臣更於1919年成為[[市政局|潔淨局]]官員,開始了其從政之路<ref>《香港政府憲報》,1920年1月16日</ref>。正因為周壽臣於[[清]]末時任朝廷高官,潔淨局的工作顯得雕蟲小技、大材小用。因而,年過六十的周壽臣於1921年12月被委任為[[香港立法會|定例局]]官員。後來,[[省港大罷工]]爆發,作為華人領袖的周壽臣穿梭兩地調停<ref>《省港大罷工》,禤倩紅、盧權,1997年,廣東人民出版社 ISBN 7-218-02093-3</ref>。1926年可說是周壽臣雙喜臨門的一年,先於年初與[[港督]][[金文泰]]被[[喬治五世]]冊封為[[爵士]],繼[[何啟]]、[[韋玉]]、[[何東]]後成為第四名華人爵士。[[喬治王子 (肯特公爵)|喬治王子]](後晉為根德公爵)更成為英國史上,首名親臨香港授勳的皇室成員。後來,[[金文泰]]更委任周壽臣為香港史上第一位華人[[行政局|議政局]]議員,成為香港史上一名重要的人物。年紀老邁的周壽臣決定於1936年退任兩局議員,並獲英皇賜予終生享有「閣下」(The Honourable)稱謂。同時,[[國民政府]]再贈三等嘉禾勳章予周壽臣,確立周壽臣華人社會領袖的地位。
[[辛亥革命]]於1911年爆發後不久,[[袁世凱]]便出任[[中華民國]]大總統一職,而唐紹儀、梁如浩等人均獲得提拔,分別在新政府出任[[中華民國國務總理|總理]]或部長等職位。可是,周壽臣此時卻選擇抽身而退,寧同妻兒辭官返港。袁世凱為了表示對周壽臣的感謝,特以授予[[三等嘉禾勳章]],以資嘉許。回港不久後,作為當時華人社會領袖的周壽臣獲[[香港殖民地時期#香港政府|香港政府]]贈予周氏[[太平紳士]]的名銜,為周氏在港從政鋪路。周壽臣更於1919年成為[[市政局|潔淨局]]官員,開始了其從政之路<ref>《香港政府憲報》,1920年1月16日</ref>。正因為周壽臣於[[清]]末時任朝廷高官,潔淨局的工作顯得雕蟲小技、大材小用。因而,年過六十的周壽臣於1921年12月被委任為[[香港立法會|定例局]]官員。香港政府希望利用其人際網絡,鞏固本身的統治。後來,[[省港大罷工]]爆發,作為華人領袖的周壽臣穿梭兩地調停<ref>《省港大罷工》,禤倩紅、盧權,1997年,廣東人民出版社 ISBN 7-218-02093-3</ref>。1926年可說是周壽臣雙喜臨門的一年,先於年初與[[港督]][[金文泰]]被[[喬治五世]]冊封為[[爵士]],繼[[何啟]]、[[韋玉]]、[[何東]]後成為第四名華人爵士。[[喬治王子 (肯特公爵)|喬治王子]](後晉為根德公爵)更成為英國史上,首名親臨香港授勳的皇室成員。後來,[[金文泰]]更委任周壽臣為香港史上第一位華人[[行政局|議政局]]議員,成為香港史上一名重要的人物。年紀老邁的周壽臣決定於1936年退任兩局議員,並獲英皇賜予終生享有「閣下」(The Honourable)稱謂。同時,[[國民政府]]再贈三等嘉禾勳章予周壽臣,確立周壽臣華人社會領袖的地位。
日軍佔領香港後,便採用「以華制華」的策略,招撫當時仍留在香港的華人領袖,達至穩定人心。身為華人領袖的周壽臣別無他選的情況下,與[[羅旭龢]]、[[羅文錦]]、[[鄧肇堅]]等人在日軍指示下成立「[[香港善後處理委員會]]」,處理糧食、治安等問題。[[磯谷廉介]]於1942年上任後便解散了委員會,改為成立[[香港華民代表會]]及[[香港華民各界協議會]],成為日方與華人的溝通橋樑,而周壽臣為香港華民各界協議會主席<ref>《三年零八個月的苦難》,謝永光,1994年,明報出版社 ISBN 962-357-670-6</ref>。華人領袖憑自身的特殊地位,協助華人生活,減輕市民的困苦<ref>《日佔時期的香港》,關禮雄,1993年,三聯書店 ISBN 962-04-1105-6</ref>。
日軍佔領香港後,便採用「以華制華」的策略,招撫當時仍留在香港的華人領袖,達至穩定人心。身為華人領袖的周壽臣別無他選的情況下,與[[羅旭龢]]、[[羅文錦]]、[[鄧肇堅]]等人在日軍指示下成立「[[香港善後處理委員會]]」,處理糧食、治安等問題。[[磯谷廉介]]於1942年上任後便解散了委員會,改為成立[[香港華民代表會]]及[[香港華民各界協議會]],成為日方與華人的溝通橋樑,而周壽臣為香港華民各界協議會主席<ref>《三年零八個月的苦難》,謝永光,1994年,明報出版社 ISBN 962-357-670-6</ref>。華人領袖憑自身的特殊地位,協助華人生活,減輕市民的困苦<ref>《日佔時期的香港》,關禮雄,1993年,三聯書店 ISBN 962-04-1105-6</ref>。
===服務社會===
===服務社會===
1921年獲港督[[司徒拔|司徒拔爵士]]推薦入[[香港大學]]校董會後<ref>《香港政府憲報》,1921年1月7日</ref>,積極推動創立中文系,以照顧本地華人之需要<ref>《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12-1333: A Souvenir》, 1933, Newspaper Enterprose Limited</ref>。另外,周壽臣亦於1935年參與成立[[香港仔工業學校|香港仔兒童工藝院]]<ref>〈[http://home.netvigator.com/~abdntech/ats_history1.html 香港仔工業學校校史簡介]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0918090521/http://home.netvigator.com/~abdntech/ats_history1.html |date=2008-09-18 }}〉,香港仔工業學校</ref>,並成為創校校董,為失學兒童能夠學得一技之長<ref>《香港仔工業學校創校四十五週年暨新校舍落成紀念特刊》,1980年</ref>。周壽臣亦大力推動廢除婢制<ref>《Female Domestic Service Amendment Ordinance》, 1938</ref>、拒吃[[狗]]肉等,影響深遠。除了成立[[香港保護兒童會]]外<ref>〈[http://www.hkspc.org/php/webcms/public/index.php3?refid=936&mode=published 香港保護兒童會背景簡介] {{Wayback|url=http://www.hkspc.org/php/webcms/public/index.php3?refid=936&mode=published |date=20150619231454 }}〉,香港保護兒童會</ref>,還身身兼數職,擔任數個慈善組織的職位,是熱心公益的有力證據。1950年代,周壽臣創辦港島「壽山中學」及創辦九龍「壽山小學」。
1921年獲港督[[司徒拔|司徒拔爵士]]推薦入[[香港大學]]校董會後<ref>《香港政府憲報》,1921年1月7日</ref>,積極推動創立中文系,以照顧本地華人之需要,並推動香港研究中國文化。成立中文學院,扭轉了[[香港殖民地時期#香港政府|殖民地政府]]過往鄙視中文及華人文化的習慣<ref>《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12-1333: A Souvenir》, 1933, Newspaper Enterprose Limited</ref>。另外,周壽臣亦於1935年參與成立[[香港仔工業學校|香港仔兒童工藝院]]<ref>〈[http://home.netvigator.com/~abdntech/ats_history1.html 香港仔工業學校校史簡介]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0918090521/http://home.netvigator.com/~abdntech/ats_history1.html |date=2008-09-18 }}〉,香港仔工業學校</ref>,並成為創校校董,為失學兒童能夠學得一技之長<ref>《香港仔工業學校創校四十五週年暨新校舍落成紀念特刊》,1980年</ref>。周壽臣亦大力推動廢除婢制<ref>《Female Domestic Service Amendment Ordinance》, 1938</ref>、拒吃[[狗]]肉等,影響深遠。除了成立[[香港保護兒童會]]外<ref>〈[http://www.hkspc.org/php/webcms/public/index.php3?refid=936&mode=published 香港保護兒童會背景簡介]〉,香港保護兒童會</ref>,還身身兼數職,擔任數個慈善組織的職位,是熱心公益的有力證據。1950年代,周壽臣創辦港島「壽山中學」及創辦九龍「壽山小學」。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前,香港銀行業大多以英資为主,周壽臣於1918年與一群香港商業精英(如:[[簡東浦]]、[[李冠春]]等)成立[[東亞銀行]],並於[[德輔道中]]興建銀行總部,為華資企業提供資金。周壽臣更於1925年成為[[東亞銀行]]主席後,一直擔任該職至逝世(1959年),任期長達34年<ref>《Growing with Hong Kong: Bank of East Asia 1919-1994》, Sinn, 1994,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ref>。另外,周氏企曾經涉足地產界,發展半山及黃竹坑的地產項目<ref>《Applicationof Hon. Mr. Chow Chou Son and Others for Purchase R. B. L. No. 245》, 1922, HKPRO: HKRS58-1-108021</ref>。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前,香港銀行業操縱於英資外商手中,華人銀號完全無法分一杯羹,因而限制了華資企業的擴張。於是,周壽臣於1918年與一群香港商業精英(如:[[簡東浦]]、[[李冠春]]等)成立[[東亞銀行]],並於[[德輔道中]]興建銀行總部,為華資企業提供資金。周壽臣更於1925年成為東亞銀行主席後,一直擔任該職至逝世(1959年),任期長達34年<ref>《Growing with Hong Kong: Bank of East Asia 1919-1994》, Sinn, 1994,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ref>。另外,周氏企曾經涉足地產界,發展半山及黃竹坑的地產項目<ref>《Applicationof Hon. Mr. Chow Chou Son and Others for Purchase R. B. L. No. 245》, 1922, HKPRO: HKRS58-1-108021</ref>。
周壽臣1861年於香港島黃竹坑新圍出生,11歲便由父母送往中央書院,接受西方教育。當時中國積弱不振,並剛剛於英法聯軍之役中慘敗,清廷由曾國藩、李鴻章等人推動下,開始了洋務運動。洋務運動期間,清廷亦決定「派童赴美」,以吸收西洋知識。於是,清政府代表容閎便來港訪尋學童[1]。由於周壽臣在港已經接觸西學,因此被容閎選為第三批大清留美幼童之一,同時被選中的還有唐紹儀、詹天佑、梁如浩等人。1874年,周壽臣等人便到達美國並獲安排進入溫斯第小學(Winsted Local Grammer School) 唸書。1年後,周壽臣從溫斯第小學畢業,並於同年9月入讀菲立斯學院。留美幼童由於已經融入當地社會,開始剪去辮子,部分更信奉基督教。這令當時清朝保守勢力怒不可遏,並不斷上書李鴻章,要求召回留美學童[2][3]。雖然容閎力排眾議,可是後來李鴻章仍然決定召回留美學童。對於當時以優異成績於菲立斯學院畢業的周壽臣而言,這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周壽臣當時已得到美國著名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取錄,準備入學。最後,周壽臣只能無奈地放棄入學機會,回到中國。
戰後,香港經濟急速發展的同時,上一代人亦紛紛告老歸田,或與世長辭。老朋友羅旭龢、何甘棠均先後逝世。而次子周日昌亦於1952年因病厭世而自殺身亡,令「白頭人送黑頭人」的周壽臣大受打撃。而摯友何東的死最令周壽臣悲傷,出席何東的喪禮後,周壽臣的健康逐漸變差。不但行動不便,而且不能進食固體食物。終於1959年1月23日晚上安詳地離開人世,享年97歲,結束了他的傳奇人生[23]。彌留時,由施玉麒牧師(Canon G. Zimmern)施洗。死後,周壽臣的喪禮以基督教儀式舉行。當日參加人數非常多,粗略估計大約有二千名參加者。港督柏立基率領一眾軍政高官,加上大量工商界人士參加,遺體最後安放於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