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 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 此條 目之中立性有争议。其內 容、 語調可能帶有明顯的個人觀點或地方色彩。 (2022年12月7日) 加上此模板的編輯者需在討論頁說明此文中立性有爭議的原因,以便讓各編輯者討論和改善。在編輯之前請務必察看讨论页。 |
|
孫婉(1896年11月12日—1979年6月3日),廣東香山翠亨鄉(今中山市南朗鎮翠亨村)人[註 1],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次女,與父孫中山生日相同,生於夏威夷共和國檀香山[2]。
孫中山次女,與父親孫中山同月同日出生,母親為孫中山元配盧慕貞,幼年時期在檀香山度過。1907年,伯父孫眉在檀香山經營的農場宣告破產,孫琬與母親及姐姐一同舉家遷往香港九龍牛池灣,在那裡居住一段時日後。1910年(清宣統二年),因祖母杨氏去世,與母親盧慕貞離開香港赴马来西亚槟城與與父親孫中山團聚,曾在廣州培正學校就讀小學。
孫中山先生爲中國近代革命事業付出了畢生的心力,犧牲了與家人暢聚的時光,即使次女孫琬出生,不但無法親見,更要遲至五年後,才首見愛女。孫琬幼年隨母親盧慕貞居于海外,後求學美國,最終隨丈夫戴恩賽定居澳門。戴恩賽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歸國後效力政府。他們與孫中山有著深厚的聯繫,在孫中山革命生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戴恩賽和孫琬去世後,其遺物被粵港澳地區多家文博單位收藏[3]。
孫婉一共經歷兩次婚姻,第一任丈夫為王伯秋,兩人相識1913年3月,當時兩人皆赴美國加州求學,孫婉於加州州立大學就讀文學系,王伯秋於哈佛大學攻讀政治學,王伯秋早些時候於日本留學時加入同盟會,深得孫中山器重。1913年,孫中山親至美國探視罹患糖尿病的大女兒,臨行前擔心同在美國的二女兒沒人照顧,於是囑咐同在加州的王伯秋多關照,孫婉與王伯秋於是相戀,並於1914年秋天結為夫婦,第二年,兩人的大女兒王纕蕙出生,而後兩人完成學業,來到日本,兒子王弘之出生於日本東京。兩人後來因王伯秋尚有一段婚姻,加上孫文反對而分手。
第二任丈夫為戴恩賽,兩人於1921年3月19日於澳門結婚,戴曾任廣州軍政府外交部秘書,外交部政治組組長及外交委員會委員等職。1921年,冬天,孫婉生下她與戴恩賽的第一個孩子,據說孫文很喜歡這個外孫女,替這個外孫女命名為成功,一則意寓他領導的革命成功,二則希望孫女一生順遂,成功一番事業。1922年,孫婉再生一子,戴永豐。這年適逢廣州六一六事變,孫中山於永豐艦上指揮抗擊叛軍。為了紀念這件事,孫中山給外孫取名永豐。1929年2月,戴恩賽被任命為國民政府駐巴西全權公使,孫婉隨夫遠赴巴西,一兒一女交由定居澳門的母親盧慕貞照顧。1949年,中共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孫琬隨丈夫偕兒女移居澳門。
1968年,蔣介石派員赴澳門勸孫婉移居臺灣安度晚年,孫婉以自己年老體弱、移居困難為由婉拒。1971年孫婉在家中摔傷盆骨,行動不便,需長期治療,但又無力支付昂貴的醫療費。澳門聞人何賢得知此事,即將孫婉送入澳門鏡湖醫院治療,並報中共中央有關領導。後中央人民政府負擔孫婉在鏡湖醫院的一切治療及調理費用,並通過駐澳門機構南光行每月撥款3000元港幣資助孫婉生活費。孫婉於1979年在澳门镜湖医院逝世。殡礼由澳門華人實權領袖何贤主持,并宣读祭文。葬于澳门凼仔孝思永远墓园。1989年迁葬于香港薄扶林道坟场戴家墓地与戴恩赛合葬。
- 王纕蕙
- 王弘之
- 戴成功
- 戴永豐
|
---|
親屬 | |
---|
经历 | |
---|
创始 | |
---|
思想 | |
---|
著作 | |
---|
纪念 | |
---|
其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