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寧州,中國古代州名。西晉泰始七年(271年)置[1]。刺史鎮建寧郡。初置時領四郡,其地大致相當於今雲南省除迪慶、昭通以外的大部份地區。東晉、南朝宋、齊時轄有今雲南省全境、貴州省中西部地區。梁中期以後廢。北周置南寧州。隋初置南寧州總管府,後廢,其地入濮部、六詔。
寧州在漢代、三國時為益州南中之地。漢置益州郡、永昌郡。蜀漢析置興古郡及雲南郡,改益州郡為建寧郡。西晉泰始七年(271年),晉武帝以益州地域廣大,分建寧、興古、雲南與交州之永昌郡置寧州,領四十五縣。太康三年(283年)省寧州,其地復入益州,置南夷校尉管轄。惠帝太安二年(303年),復置寧州,領建寧郡、興古郡、雲南郡、永昌郡,又分建寧郡七縣置益州郡,割益州之牂牁郡、越巂郡、朱提郡來屬,共八郡。永嘉中,分牂牁郡置平夷郡、夜郎郡,分朱提郡置南廣郡。寧州刺史王遜分興古郡置西平郡。
十六國時,寧州為成漢所據。李壽分興古、雲南、永昌、牂牁、越巂、朱提及河陽郡置漢州。晉永和三年(347年),桓溫滅蜀,寧州復為東晉所有。因避桓溫父桓彝之諱,改平夷郡為平蠻郡。晉成帝時,分建寧郡置建都郡,分河陽郡置西河陽郡。咸康四年(338年),分牂牁、夜郎、越巂、朱提四郡置安州。咸康八年(342年),省寧州,罷永昌郡,越巂郡還屬益州。
南朝劉宋置寧州,領建寧郡、晋寧郡、牂牁郡、平蠻郡、夜郎郡、朱提郡、南廣郡、建都郡、西平郡、西河陽郡、東河陽郡、雲南郡、興寧郡、興古郡、梁水郡十五郡。
南齊時,寧州領建平郡、南廣郡、南朱提郡、南牂牁郡、梁水郡、建寧郡、晋寧郡、雲南郡、西平郡、夜郎郡、東河陽郡、西河陽郡、平蠻郡、興古郡、興寧郡、西阿郡、平樂郡、北朱提郡、宋昌郡、永昌郡、益寧郡、南犍為郡、西益郡、江陽郡、犍為郡、永興郡、永寧郡、安寧郡、東朱提郡、安上郡三十郡。
- 晋朝宁州刺史
- 刘宋宁州刺史
- 萧齐宁州刺史
- 王隱,《晉書地道記》,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初編排印本
- 《晉太康三年地記》,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初編排印本
- 《晉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 《宋書·地理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 《南齊書·地理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 畢沅,《晉書地理志新補正》,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初編排印本
- 王仲犖,1980,《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
|
---|
|
秦汉至隋唐 |
---|
古代方国 (西南夷) | |
---|
秦汉时期 | |
---|
三国时期 | |
---|
晋朝与南朝 | |
---|
隋朝与初唐 | |
---|
|
|
元明清 |
---|
元朝 | |
---|
明朝 | |
---|
清朝 |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
历史 | |
---|
政治 | |
---|
其他 | |
---|
|
|
|
---|
|
|
注釋 |
---|
注1: 列出西晉建興四年( 316年)(此前 已淪陷 者列出淪陷 前的名稱)及東 晉義熙十四年( 418年) 的郡、 國。 帶# 者為《 晉書地理志》 未列出的州、 郡; 斜體字者為西晉所廢置的州、 郡; 下劃線 者為東、 西晉所設置的僑郡。 注2: 地望大致相 同但名稱不同的郡、 國, 取最後使用的名稱( 永嘉五年( 311年) 遇害的王、 公、 侯, 由於史 無記載其封 國何時被撤銷,其封 地在西晉末的建置仍按“ 國” 處理), 並括注明曾用 名。 注3: 東晉郡王、 開國郡公的封地分別括注「內史」、「 相」及其 設置時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