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沛郡,或沛国,是从西汉开始设立的一个郡级行政区划,辖区范围之后有变化。
《汉书》记载秦设泗水郡(《史記》作泗川郡)。秦代封泥文物的出土四川太守以及存世四川轻车印,泗水郡乃四川郡之传抄之误(四川郡,实为秦封泥字,四实为泗,因泗的水旁和川同故去水旁,通假字。另根据秦简,也写作四川郡)。“泗水郡”之名亦有,东汉曾有段时间撤原泗水国,设泗水郡,故而后之学者多误。泗水郡郡治所在相县而非沛县,正清末著名历史地理专家杨守敬在他的《水经注疏》泗水篇里说泗水郡治所在沛县是错误的。
四川郡源自当时境内淮河、沂水、濉水、泗水四条主要河流。[1]秦郡治相县(今安徽淮北市相山区范围),地跨今天江苏北部徐州市周边、河南省东南小部分以及安徽省淮北市、宿州市等地区。
西汉的开国皇帝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是丰县人氏。秦代泗川郡随着秦代的灭亡而消失。西汉建立后,劉邦把齊王韩信改封為楚王,楚國包含劉邦的家乡丰县以及工作过的沛县及徐州附近地方,消滅異姓王風潮中,劉邦誅滅韩信,又把楚國封给自己的弟弟楚元王刘交,成為同姓諸侯國。全盛时期的楚国通领西汉三十六县,四十城。不过到了汉景帝时七国之乱后,汉朝全面削藩。到《汉书地理志》寫作的时候,楚国所统之县,只剩下七个县。而其它县被新成立的沛郡统领。汉书地理志中沛郡成立于汉高帝时的说法是明显错误的,已经得到学术界公认。西汉中期以后将郡改名为沛郡,原郡内的彭城(今徐州市)及其附近被分置为楚国。但沛郡统县仍多达37,40万户、200万人,治所仍在相县。东汉时,郡改为沛国,西南部地区被归入汝南郡,统县减少到21,户20.095万,人口25.1393万[2]。东汉末年,沛国先后被军阀袁绍、袁术、陶谦、刘备、吕布所占据,最后被权臣曹操所得。
三国曹魏的缔造者曹操是沛国西部的谯县人氏,他将原沛国包括郡治相县在内的绝大部分划归新建的谯郡,沛国范围大大缩小,国治新设在小沛,这是后之史家把沛县当做四川郡郡治的根本原因。西晋统一后,沛国获得了原谯郡、下邳郡的部分地区,其辖区成为了一个南北较长东西狭窄的形势,统县9,郡治迁回相县。
南朝宋、齐在今安徽省天长市侨置南沛郡、沛县,梁改南沛郡为泾城郡、泾州,陈改泾城为沛郡。
南北朝末年,北周将沛郡并入彭城郡和石梁郡,从此沛作为郡名消失。不过作为郡名来源的沛县却将这个名称保留到了今天。
沛郡(国)虽然存在时间并不算太长,但是其地却先后出现了刘邦、曹操两个改变天下局势、创立大业的人物。此外,西楚霸王项羽曾将据点设立在当时郡内的彭城,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祖籍在沛国相县。[3]
|
---|
關中地區 | |
---|
河南地區 | |
---|
河北地區 | |
---|
淮汉以南 | |
---|
待考 | |
---|
注1: 本模板依五十四郡說列出秦郡。此外 皆列入待考一欄。 下劃線 者為前221年秦代的36 個郡。
注2: 地望大致相 同但名稱不同的郡,以其 最後使用的名稱為準, 並在() 中注明曾用 名稱。 |
|
---|
|
|
|
注释 |
---|
注1: 列出曹魏 咸熙二年( 265年)、 蜀漢炎興元年( 263年)、 孫吳天紀四年( 280年) 所有可考証的郡、 國。标“*” 者為曾置 後廢的郡、 國。 標“#” 者為特殊政區。 注2: 地望大致相 同但名稱不同的郡、 國, 取最後使用的名稱, 並括注明曾用 名。 |
|
|
---|
|
|
注釋 |
---|
注1: 列出西晉建興四年( 316年)(此前 已淪陷 者列出淪陷 前的名稱)及東 晉義熙十四年( 418年) 的郡、 國。 帶# 者為《 晉書地理志》 未列出的州、 郡; 斜體字者為西晉所廢置的州、 郡; 下劃線 者為東、 西晉所設置的僑郡。 注2: 地望大致相 同但名稱不同的郡、 國, 取最後使用的名稱( 永嘉五年( 311年) 遇害的王、 公、 侯, 由於史 無記載其封 國何時被撤銷,其封 地在西晉末的建置仍按“ 國” 處理), 並括注明曾用 名。 注3: 東晉郡王、 開國郡公的封地分別括注「內史」、「 相」及其 設置時間。 |
|
|
---|
|
|
|
---|
江表地區 | |
---|
淮南地區 | |
---|
淮北地區 | |
---|
河南地區 | |
---|
江漢地區 | |
---|
嶺南地區 | |
---|
沅湘地區 | |
---|
巴漢地區 | |
---|
蜀中南中地區 | |
---|
|
|
|
|
---|
江表地區 | |
---|
沅湘地區 | |
---|
嶺南地區 | |
---|
位置不詳 | |
---|
|
|
注釋 |
---|
注1: 列出宋大明八年(464 年)、 齊建武四年(497 年)、 梁中大同元年(546 年)、 後梁广运元年(586 年)、 陳禎明二年( 588年) 的實州、 實郡。 下劃線 者為南朝所設置的僑郡。 注2: 地望大致相 同但名稱不同的郡, 取最後使用的名稱, 並括注明曾用 名。 注3: 郡王、 開國郡公的封地分別括註「內史」、「 相」及其 設置時間。 |
|